张志平

+收藏:http://zhiping.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张志平
2011-11-18    浏览(820)        来源:张志平 官方网站

张志平出生于人文荟萃的南方都市上海,又在浙江美术学院学过画,饱受新老海派、浙江画风的熏陶,写意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张志平现任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云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志平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其写意人物画多取材乡村生活和少数民族风情,无论是主题的选择,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概括,是画家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情流露,也是画家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歌。所画农夫村妇、稚童少女、竹篱瓦舍、鸡鸭牛羊,仿佛散发着田野泥土的气息。在温存、宽厚、淳朴、婉约中,隐含着忧伤、苦涩、无奈和沉重,表现出一种若有所思之美。

在人物画方面,虽然有着精湛的写实能力,却朝着淡化素描的路径发展,努力将西洋素描的理念转换为对中国画观察、表现方法的补充。不强调造型的坚实,而是追求空间的自由,把物象变为心象,充分发挥水墨画的随机性和抽象性,以心造形,以意造形。其构图往往随机而发,有意不符合以往的“常规”,有时画面被切割得很“局促”,目的是想在这种不完整中寻求一种新的视觉感受。

云南著名美术评论家汤海涛说,与早期作品相比,张志平开始表现人物动态的微妙变化。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定的动态总是与特殊的人文有着微妙的联系。张志平画笔下的傣族人物,在举手投足之间让人感受到来自亚热带的人文气息。在村口回望的傣族女子的顾盼中,在江畔放鹅人的盈盈笑意里,在柳荫下少女的惊鸿一瞥间,人性之美不期而至。

无论是传统中国画还是新文人画,都是以大而化之的程式化造型表现人物动态,更多的关注着画面背后的文化底蕴,以及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默契”。张志平早期对人物内在精神的刻画,实质上就是与这样“常态”中国画审美拉开距离。而在当下,不回避中国画对细节刻画的力所不逮,张志平着意对人物微妙动态当中传递的信息加以捕捉和再现,同样是游离在传统审美观念之外的一种学术性尝试。

在形式上与传统技法保持相应的距离是张志平山水画和花鸟画最显著的外在特征;而出人意表的章法与布局又是让人耳目一新。或许与张志平内心的耿直与执着同型同构,画面中带着某种“硬气”。 “硬气”这无疑与传统中国哲学中崇尚以柔克刚的观念相背离。历史上,张缲、梁楷、朱耷、徐渭等人,苦于心中块垒郁结,笔下自然遒劲张扬。而张志平显然用线条的纯粹形式的安排与布局,使之画面产生符合自己美学价值观的面貌来。而在色彩运用上,张志平加重了单一色彩的明度,仿佛音乐中高亢的强音,在视觉上亦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效果。

显然,张志平刻意地忽略了传统中国画中的某些技法。皴法与描法在传统绘画中并不仅仅是技法,而是作为文化的语汇在画面中具有特定的内涵。张志平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当然无法回避上述技法—即使是刻意回避,亦要对其了然于胸。但是,他并没有拘泥于古人的陈规,脱出窠臼,进行了符合个体绘画审美特征的技法探索。在章法方面,张志平亦有鲜明的艺术面貌,折枝花鸟的谨慎,在云南地域特有的全景花鸟的大开大阖,线条的穿插于画面有了极大的可能性。这也使得张志平线条的“硬气”有了与之相应的构图经营。

综观张志平的绘画创作,不论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反映出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从形式语言看,笔墨丰富多彩,节奏变化有致;从画意上体会,它们真实生动,情意绵绵;而内容与形式两者的和谐结合,予人以如诗、如音乐的享受。

标签:张志平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